意昂注册
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:意昂注册 > 最新动态 > 《资治通鉴》中的智慧:顺人性做人,反人性做事

《资治通鉴》中的智慧:顺人性做人,反人性做事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19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10

图片

有没有注意过,那些青史留名的人物,往往既懂顺势而为,又能逆流而上?

曹操明知关羽终将离去,仍赠赤兔马、赐锦袍,成全一段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的佳话;

范仲淹戍守边关时,偏在羌人祭神日送去牛羊,一句“神明亦爱苍生”化解百年仇怨;

司马光遭贬谪后,埋头著书十五年,硬是将三百年乱世风云凝成一面“照妖镜”。

《资治通鉴》翻到卷边才悟透:

真正活得通透的人,都像黄河艄公,

顺水时借势行舟,遇险时逆流撑篙。

01

水形处世:贴着人心蜿蜒

图片
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过一桩“醉酒释兵权”的妙事。

宋太祖赵匡胤宴请石守信等将领,酒过三巡忽然叹气:

“朕整夜睡不着啊!”

众将惊问缘由,他幽幽道:“若有人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……”

话未说完,老将们慌忙跪地交出兵符。

这招“以情逼退”的高明,早在战国时孟尝君就用过。

门客冯谖天天弹剑唱“食无鱼”,旁人嫌他狂妄,孟尝君却顿顿添菜。

后来冯谖“焚券市义”,用三寸舌替他挣回一条命。

史书里藏着个朴素的理:

顺着他人脾性说话,比抡着斧头砍心门管用。

02

铸铁行事:专挑人性怕处锤

图片

唐太宗有段往事,读来令人脊背发凉。

玄武门之变后,他召见东宫旧臣魏征,开口便问:“为何离间我兄弟?”

魏征昂首答:“太子早听我言,何至今日!”

左右皆骇,太宗却大笑:“卿今后但如此直言!”

后来魏征二百余谏,句句戳帝王痛处,反成凌烟阁功臣。

这般“以刚克刚”的胆魄,北宋包拯演绎得更绝。

他任开封府尹时,国舅爷强占民田。

百姓跪求“青天老爷”,他却闭门三日。

第四日突然开堂,当众烧掉百姓的状纸:“本府只审人证物证俱全之案。”

暗中早已搜集铁证,最终逼得国舅亲自还田赔罪。

03

活水绕石:顺势不随波

图片

《资治通鉴》里最精彩的“借力打力”,当属郭子仪单骑退敌。

十万回纥大军压境,老将卸甲执壶赴敌营。

从当年并肩平叛的旧事,聊到草原风雪的艰辛,最后举杯笑道:

“老夫若死在今日,倒是省了棺材钱。”

回纥首领摔杯为号:竟是令全军卸甲归营!

这手“化敌为友”的功夫,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早用透了。

但更妙的是五代冯道,历仕四朝十帝,总能在乱世夹缝中护住一方百姓。

契丹主耶律德光问他:“天下百姓如何救得?”

他答:“此时佛出世也救不得,惟皇帝救得。”

轻飘飘一句马屁,竟劝得胡人罢屠城令。

04

寒梅立雪:逆性方见骨

图片
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范仲淹戍边时,做过件“犯傻”的事。

朝廷赏赐将士的美酒,他命人悉数倒入泉眼,与全军共饮“泼酒泉”。

幕僚急劝:“此乃御赐之物!”他笑道:“独饮寒士卒心,共酌暖三军胆。”

后来西夏军来袭,士卒死战不退,皆因“愿为范公守此泉”。

这般“逆人欲而行”的硬气,在文天祥身上凝成绝唱。

元世祖许以宰相之位,他提笔写“人生自古谁无死”;

关押三年不给纸笔,他用炭灰在牢墙续写《正气歌》。

刑场前问“何处是南”,有人指后跪地痛哭:

原来百姓自发面南而拜者逾万人。

05

松柏之道:柔枝裹铁芯

图片

最耐人寻味的是《资治通鉴》里一段“拒赏佳话”。

唐宣宗时,宰相令狐绹提议给戍边将士加倍粮饷。

宣宗摇头:“恐生骄惰。”

令狐绹深夜叩宫门:“陛下可知寒夜巡哨,甲胄结冰需用火烤?”

次日圣旨下:冬衣增棉三斤,另赐每营酒十坛驱寒。

这种“外圆内方”的智慧,苏轼被贬黄州时悟得最透。

他白天穿草鞋与渔民唱和,夜里写《赤壁赋》字字如剑。

友人劝他收敛锋芒,他指着江涛道:

“你看这水,遇崖则溅,逢滩则漩,可东去之势何曾改?”

写在最后

夜读《资治通鉴》至月落星沉,忽觉那些在史册里游刃有余的人物,个个都是“人性操盘手”。

他们像老匠人雕玉:

顺着纹理打磨光泽,逆着裂痕剔除杂质。

如今我们总困于人际泥潭,或许该学学古人:

对他人,如春水解冻,缓缓浸润;

对自己,似铁匠淬火,锤锤到肉。

这般做人做事的功夫,虽不能保你平步青云,但至少能让脚下之路越走越宽。

#历史#

#读书#

#人性#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意昂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